详情
北京市东城区第十届"东兴杯"小学教师教学基本功培训与展示活动
展示课程
课程名称 | 主讲教师 | 所属学校 |
小学一年级音乐《其多列》 | 王新 | 北京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
主讲介绍
王新
从教27年, 一直从事小学音乐教学工作,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以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为目标,从学生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培养入手,注重发展学生听觉,重视对学生进行节奏感、音准、歌唱技巧、合唱的指导,已形成自己的风格。注重挖掘音乐作品内涵和情感因素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表达音乐作品,抒发情感,并将所学音乐技能技巧运用到歌曲演唱中。
在二十余年的音乐教学工作中,做市、区级公开课、观摩课、课题研究课20节;8次在区级教研活动中承担教材培训任务;两次获得 “东兴杯”一等奖;一次获区优秀教学设计特等奖、四次获区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一次获北京市微课一等奖、一次获市录像课二等 奖;两次区录像课、微课二等奖;《牧场上的家》被东城区精品常态同步课程资源库收录;承担北京数字学校名师同步课程(BDS)讲课工作,录制高年级欣赏课一节、低年级唱歌课两节。
在关注日常教学工作的基础上,有较强的科研意识,先后参与了多个国家级、市区级课题的研究。撰写的教学设计、论文一篇获全国一等奖、四篇获市二等奖、六篇区二等奖;一次获区案例课件评比一等奖。五篇论文发表在北京教育、辅导员、新课程的学与教策略、 小学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策略等市区级刊物上。
指导徒弟王欣欣老师获得“东兴杯”教学大赛一等奖;区教学设计特等奖;说课在区教研活动中展示;撰写论文获区二等奖。
附件
任务
评论
-
王政蕊: 老师注重训练学生稳定的节拍感,关注并指导学生演唱的音准,以学生为本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感受与表现哈尼族的音乐文化。
01月15日 08:46
-
梁洁: 《其多列》是哈尼族民歌,通过“拣竹叶”、“砍竹筒”“彩色书包背身上”等词语,表现了哈尼族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活泼性格。王老师抓住了节奏和歌词的特点展开教学,并将识谱教学参与其中,使教学扎实有效。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01月14日 16:19
-
毕学群: 王老师的课堂教学实效性强,注意以学生为主体,以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为教学主线,将训练学生双基融入到歌曲教学中,时刻关注对学生的评价。
01月14日 12:15
-
赵琳: 王老师这节课的导入和新授链接的非常自如,引导学生很快进入学习新知识的环节;同时也非常重视学生的音准方面的训练等,值得我们学习。
01月14日 10:43
-
赵恺: 张老师和蔼可亲,对教材的把握非常到位,能根据孩子的水平进行教学,教学节奏环节设计巧妙,能很好的帮助学生掌握,对学生的监控也很到位,值得学习
01月14日 07:58
-
张宝玉: 王老师的教学扎实有实效性。从唱会歌曲环节中重难点的解决到唱好歌曲环节的为教学目标而服务的学生自主创编动作,再到最后会唱歌的Mi,Sol,La,Do的音准、视唱歌谱的训练清晰的展示出了一节音乐课的层次!
01月12日 09:03
-
李健: 王老师 授课 伊始采用 以旧带新 的 方式 ,从 《粉刷匠》的 节奏入手 ,使学生很快就掌握了新歌的节奏,之后按节奏读歌词学生没有任何困难,这一环节的 设计简洁而有效。
01月11日 16:21
-
王欣欣: 王老师的课注重把握教学重点,层层递进,让学生很快把歌词给记忆的很好,用的教学方法特别有时效性。王老师的课能看出平时对学生的训练非常扎实,从情绪、到速度、到学生的节奏训练,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高,值得学习和思考。
01月11日 10:17
-
叶晓芳: 老师注重训练学生稳定的节拍感,关注并指导学生演唱的音准,以学生为本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感受与表现哈尼族的音乐文化。
01月09日 10:58
-
马静楠: 王老师教态自然、亲切,设计的教学方式既能调动学生记忆歌词的积极性,并让学生在理解的前提下,通过游戏的方式记住了歌词。
01月09日 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