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Document

北京市东城区第十届"东兴杯"小学教师教学基本功培训与展示活动

展示课程

课程名称 主讲教师 所属学校
小学一年级音乐《其多列》 王新 北京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主讲介绍

王新

从教27年, 一直从事小学音乐教学工作,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以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为目标,从学生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培养入手,注重发展学生听觉,重视对学生进行节奏感、音准、歌唱技巧、合唱的指导,已形成自己的风格。注重挖掘音乐作品内涵和情感因素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表达音乐作品,抒发情感,并将所学音乐技能技巧运用到歌曲演唱中。

在二十余年的音乐教学工作中,做市、区级公开课、观摩课、课题研究课20节;8次在区级教研活动中承担教材培训任务;两次获得 “东兴杯”一等奖;一次获区优秀教学设计特等奖、四次获区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一次获北京市微课一等奖、一次获市录像课二等 奖;两次区录像课、微课二等奖;《牧场上的家》被东城区精品常态同步课程资源库收录;承担北京数字学校名师同步课程(BDS)讲课工作,录制高年级欣赏课一节、低年级唱歌课两节。

在关注日常教学工作的基础上,有较强的科研意识,先后参与了多个国家级、市区级课题的研究。撰写的教学设计、论文一篇获全国一等奖、四篇获市二等奖、六篇区二等奖;一次获区案例课件评比一等奖。五篇论文发表在北京教育、辅导员、新课程的学与教策略、 小学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策略等市区级刊物上。

指导徒弟王欣欣老师获得“东兴杯”教学大赛一等奖;区教学设计特等奖;说课在区教研活动中展示;撰写论文获区二等奖。

课程介绍

小学一年级音乐《其多列》

主要内容:

歌曲《其多列》是哈尼族的一首儿歌,四二拍,五声羽调式,歌曲轻快活泼,旋律多为级进,节奏变化不大,简单上口,便于演唱。这首歌是孩子们在结伴上山砍柴、捡竹叶的路上唱的。歌曲原有六段歌词,前三段描述了砍柴路上“树叶随风摇摆”的自然景色,抒发了 小朋友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后三段赞美了哈尼族小姑娘的服饰和装扮是多么美丽,唱出了对生活的热爱。本教科书选用了经调整修改后的《其多列》。歌曲为三段歌词,通过对哈尼族儿童“上山捡竹叶、砍竹筒、背上彩色书包上学去”等劳动和学习及生活的描述,表 达了哈尼族小朋友生长在祖国怀抱中的愉快心情。

参与流程

薪火网研教育云服务号

手机端流程:

第1步:关注服务号

第2步:微信登录

第3步:报名观看

第4步:参与评论

搜索“薪火网研教育云”服务号,关注并打开“东兴杯”菜单——微信授权登录、完善信息——报名,观看课程及课件——参与评论



PC端流程:

第1步:注册登录

第2步:查找课程

第3步:报名观看

第4步:参与评论

打开 “北京市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 网址http://dcjy.21teacher.com/手机注册、登录——打开“展示课程”栏目,查找课程——报名,观看课程及课件——参与评论

查看全部

内容

温馨提示:如果有直播课程,提前 60分钟可以进入直播课程

附件

任务

评论

最多输入100个字
  • 孟佳辉: 节奏是音乐的基本要素,是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之一。《其多列》这首歌是由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组合而成,王老师以《粉刷匠》的节奏为切入点,过渡到了本课。这样的学习过程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还复习巩固了音乐知识,同时也解决了学唱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到《》

    01月03日 16:09

  • 王文文: 本课王老师紧紧抓住低年级学生学习特点,借助手指谱,柯尔文手势,直观地引导孩子唱准比较有难度的音程。用肢体动作很好诠释了少数民族的特性,使孩子很快把握哈尼族歌曲特点,能够唱准唱好。

    01月03日 12:34

  • 孙朋明: 歌曲《其多列》节奏简单。都是由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组成,其中第二乐句的节奏和《粉刷匠》中第一乐句的节奏相同,王新老师设计的巧妙,通过迁移的方法引导学生即复习已学节奏,又引导学生按节奏读了歌词。这一环节运用的行云流水,水到渠成。给人美的回味。

    01月03日 12:33

  • 郑军: 在导入环节中,能根据孩子已知的知识过渡到新歌曲中,降低了孩子们学习的难度。此首歌曲歌词较多,通过前面导入环节能让孩子们熟悉节奏、熟悉歌词,为后面演唱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用手指五线谱找各音的位置的环节中能看出老师平时对孩子们的五线谱知识的训练很到位。

    01月03日 09:48

  • 张娟: 教师教态亲和,课程的设计非常符合低年级特点,层层递进,由浅入深,双基讲解非常的扎实,学生很好的完成了课程内容。

    01月03日 09:29

首页 3 4 5 6 共 6 页 共55条 到第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