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北京市东城区第十届"东兴杯"小学教师教学基本功培训与展示活动
展示课程
课程名称 | 主讲教师 | 所属学校 |
小学三年级音乐《北京四合院》 | 杨帆 | 北京市汇文第一小学 |
主讲介绍
杨帆
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专业,学士学位,北京市教育学会会员,获“东城区骨干教师”、“东城区教育系统优秀教师”、“文明礼仪优秀教师”、“优秀课题教师”等称号,曾参加“北京市名师同步课程”备课、录课工作;主持北京市“十二五”教育科研立项课题并顺利结题;曾荣获北京市“京研杯”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市“智慧教师”研究成果一等奖;“京美杯”征文一等奖;东城区“东兴杯”教学大赛一等奖;获东城区“优秀辅导员”称号。
课程介绍
附件
任务
评论
-
程慧: 杨老师这节课设计巧妙,课上学生听辨三弦的音色,记忆主题,律动参与,并结合本区市级科研课题,制作了微课,学生从微课中不仅了解了“单弦牌子曲”、“八角鼓”、“非遗”,还聆听了“单弦”唱腔,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为唱好歌曲做了铺垫,教师的指挥和及时指导,帮助学生演唱出歌曲的京腔京韵,教学效果良好!
02月15日 11:43
-
程慧: 杨老师这节课设计巧妙,课上学生听辨三弦的音色,记忆主题,律动参与,并结合本区市级科研课题,制作了微课,学生从微课中不仅了解了“单弦牌子曲”、“八角鼓”、“非遗”,还聆听了“单弦”唱腔,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为唱好歌曲做了铺垫,教师的指挥和及时指导,帮助学生演唱出歌曲的京腔京韵,教学效果良好! 进行创作的,要把握单弦演唱的特点,才能唱好歌曲的京腔京韵
02月15日 11:41
-
闫瑶瑶: 本节课杨老师以学生既熟悉又陌生的北京四合院为载体,借助民族乐器三弦的学习,通过动静结合的方式学习歌曲。并且在唱好歌曲环节,巧妙的利用微课的形式,既吸引了学生的兴趣点,又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体会浓郁的北京特色,可谓一举多得!
01月22日 14:26
-
曾曌: 杨老师以民族乐器三弦为切入点,在聆听、了解民族乐器的基础上感受歌曲,学唱过程中用视频帮助学生感受北京人的生活气息,微课帮助学生拓展对老北京民间音乐的了解,用丰富的文化背景渗透帮助学生感受歌曲的京腔京韵,从而表现出来。
01月21日 15:07
-
张世颖: 本节课,杨老师课堂设计丰富,通过向学生介绍三弦儿和微课的展示,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了解北京风格歌曲的特点,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更好地理解歌曲。最后通过看老师的指挥,用具有京腔京韵的声音演唱歌曲。教学效果好。
01月18日 15:46
-
王欣欣: 杨老师这节课不仅让学生学习了京味的四合院,还给孩子们拓展了三弦乐器,让孩子们的实际获得特别丰富,激发了学生对京味歌曲的求知欲。
01月18日 15:19
-
刘巍: 老师抓住了三弦,还有北京话语音语调的特点,引导学生进入歌曲的情境中,通过对过门的反复吟唱,使学生对于这一旋律印象深刻,并产生学习的兴使学生 对这一旋律印象深刻,并产生学习的兴趣,
01月18日 09:15
-
万佳: 杨老师的课从北方民族乐器入手,感受音乐风格、了解北方建筑、观看“单弦”微课,了解北方曲艺,让学生浸润在文化氛围中才会能通过声情并茂地演唱歌曲,表现歌曲的“京腔京韵”。
01月17日 12:33
-
祁颖: 北京四合院这是一首富有京腔韵味的歌曲,教师让学生通过歌曲学习,体会京腔的韵味,认识民族器乐三弦,感受民族音乐的博大精深,体会民族音乐的魅力之所在,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民族自豪感。
01月17日 07:11
-
党培: 杨老师的这节课,从三弦导入,让学生了解三弦的结构、音色等特点,并贯穿于整节课,让学生始终在京调音乐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微课的运用非常恰当,激发学生更好地理解、表现歌曲。
01月16日 1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