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加入机构

您还未通过平台实名认证,

请先申请认证后再申请加入该机构。

申请实名认证

教师网络研修社区

国务院出台八大政策 “创客”的政策红利来了

2016-04-13 11:13:38 来源: 新闻资讯 编辑: idrgly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署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

在“创客”一词今年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这是国家首个针对“众创空间”的政策红利。

今年1月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到访深圳的一个机器科技的工作坊——“柴火创客空间”。在这个创客空间待了半个多小时,临走前,他愉快接受了一本“创客护照”——这个空间的第99号荣誉会员。

“众创空间”的八大优惠

《意见》明确重点抓好八个方面的任务。《意见》提到,构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降低创新创业门槛。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为创业企业工商注册提供便利。鼓励科技人员和大学生创业。对小微企业核心专利申请予以优先审查。加强财政资金引导,培育发展天使投资群体,支持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完善创业投融资机制。开展互联网股权众筹融资试点。继续办好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和创业培训活动。积极倡导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树立崇尚创新、创业致富的价值导向,大力培育企业家精神和创客文化。

从“小微企业”到“众创空间”

从去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浇灌小微企业”到今年的“众创空间”,《意见》里的优惠措施明显为“创客”“量身打造”。比如,强调要给创新创业者良好的“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这照顾到他们的个性文化,帮助他们聚集创新思维。又比如“积极倡导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培育发展天使投资群体”……如何理解这些表述?致力于打造“众创空间”的李克强总理,做了哪些调查和思考?

把“90后”创业者请进中南海、替淘宝店主“撑腰”

总理自己就是“创客”

总理谈“创客”

在总理第一个任期的头两年里,他做了许多大胆的决定,而其中具有深谋远虑的一项,就是不遗余力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务院常务会议中,他9次专题研究部署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关的议题,并且亲自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政策。

李克强喜欢将这些草根创业者与民间的创新力量称为“中国式创客”,甚至用经济“新引擎”这样带有丰富信号意义的词描述这些草根之于这个国家的意义。

到访“柴火创客空间”

享受政策优惠,怎么还要附加条件?

今年1月4日,李克强到访深圳“柴火创客空间”。他在审阅文件时毫不客气地提出质疑,“你这里写的,创业大学生要享受政策优惠,必须还要申办两个证件。这是怎么回事?我们好不容易推出一个大学生就业创业计划鼓励创业,怎么还要这些附加条件?”

他认为,要创造一个更富有活力更健康的创业型社会,就必须同时创造一个习惯让人时时感到方便的政府。对于一个多年来习惯用审批代替服务管理的国家来说,建立这种认识并非易事,真正做起来则更难。

总理谈“创客”

今年2月10日,李克强总理邀请来自32个国家的60余名外国专家举行座谈。

“刚才你提到‘创客’,中国政府支持这个事业的发展。”李克强稍稍侧身,对坐在他左侧的一位外国学者微笑道,“30多年前,中国有很多人在改革开放政策激励下,淘了‘第一桶金’。现在我们正激励大众创造‘新的第一桶金’!”

走进“淘宝第一村”

有人来收费,就拿国务院文件给他们看

去年11月,李克强走进被誉为“淘宝第一村”的浙江青岩刘村。

这家网店老板大学毕业后来到素有“网店第一村”的青岩刘村创业,几年间月销售额已过百万,还带动了不少员工创业。听到这里,总理高兴地鼓励正忙着接单的“店小二”既当就业者,又当创业者,未来成为“大掌柜”。

李克强总理大赞快递小哥工作了不起,这让许多如同快递员一样围绕网店经营、网络销售而奔波忙碌的工作人员心理既温暖又踏实,因为他们的工作也是“创造了就业岗位,也创造了新生活”的职业。

“如果有人来违规收费,你就拿国务院文件给他们看!”人们将总理的表态看作是对淘宝店主们的一次“撑腰”。

总理谈“创客”

去年年初的一次座谈会上,李克强说:“政府确实有错位的问题,管了一些不该管的事。一个新的业态、新的事物发生了,本来可以看一段,甚至培育一段,但我们很快管的手段就上去了,就有可能把这个业态给遏制,甚至给扼杀了。”

90后走进中南海

“非常欣赏年轻人白手起家”

今年1月27日,李克强主持召开科教文卫人士和基层群众代表的座谈会。第七位发言者王锐旭是来自广东的唯一代表。他的大学读的是“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创业前做过保安、摆地摊等兼职工作;他创业的项目却是手机APP。

会后,许多媒体报道的标题是:《李克强鼓励90后CEO:非常欣赏年轻人白手起家》。

80篇国务院常务会议报道

“创业”“创新”提到325次

李克强最近提起的一本书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埃德蒙德·菲尔普斯的著作《大繁荣》。

这本书有一个没有被精确翻译过来的副标题——How Grassroots Innovation Created Jobs, Challenge, and Change(大众创新如何制造就业、挑战与变化)。

增加就业只是第一步,而挑战与变革才是“创客”李克强渴望带给中国的。

从80篇国务院常务会议的稿件中,“创业”、“创新”这两个词出现的次数之和达到325次,几乎与“改革”一词出现的频率相当。

就任总理之初,与过去经济高速增长的30年相比,李克强面临的是一个经济收缩的局面,最被人们熟知的出口、投资与内需这“三驾马车”均走到了一个收缩关口。

2014年9月,李克强参加在天津举办的夏季达沃斯论坛。论坛主题是“推动创新创造价值”。李克强的讲话第一次旗帜鲜明地谈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长远意义。在演讲中,他用了“大智兴邦,不过集众思”这句古语。

支持创业,各地力度将加大

《经济学人》一篇研究表明,微软、美国基因工程技术公司、盖普(Gap)都成立于经济衰退期,而惠普、德州仪器、宝丽来更是起步于大萧条时期。专家熊彼特曾指出,经济不景气有坏处也有好处,它会使拥有新点子的创业者能够以创造性的形式重塑经济。

科技部部长万钢说,我国科技孵化器在大众创新创业方面有很好的基础,目前全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已经超过1600家,大学科技园有115家,在孵企业8万多家,就业人数170多万人。全国活跃的创业投资机构有1000多家,资本总量超过3500亿元。技术交易也很活跃,2014年全国技术交易成交额达到8577亿元。

重庆“创客”圈子有近200人

万钢说,北京车库咖啡、深圳柴火创客空间等新型孵化机构,为创新创业者提供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科技资源共享的空间,要构建好这样的众创空间。

“重庆的‘创客’圈子大概有近两百人”,重庆“创客”空间群的小崔介绍,大家来自不同专业,但兴趣相投,同校创客常会聚在老师的实验室里。

中国“创客”多得到政府支持

清华大学博士、资深创客于赐龙介绍说:“目前的中国创客总人数在3万人左右。中国创客运动的发展在初期是创客发烧友的自发组织活动,之后形成了北京、上海和深圳这几个主要的创客聚集城市。中国创客因其对创业和就业的推动,得到了政府更多的支持。”

今年各地将推行一系列扶持创新创业的政策。《意见》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推进大众创新创业工作,积极落实促进创新创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切实加大资金投入、政策支持和条件保障力度,在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创业示范工程,鼓励各地积极探索新机制、新政策,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环境。

创业不易,中国“创客”要闯几关

生死关:数量少规模小,大部分创业都会失败

环境关:“差钱”创客仍不在少数

名利关:创客精神要求不把追逐利益放首位

据新华社、中国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