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加入机构

您还未通过平台实名认证,

请先申请认证后再申请加入该机构。

申请实名认证

北京东方赋雅信息技术研究院

官方认证

在交流会上,梁锡卿首先分析了两岸教育信息化的现状与差异

2016-03-14 09:34:05 来源: 新闻资讯 编辑: 崔绍勇

新学期开学伊始,中山教育信息化工作再掀高潮,2月18日下午,市教育局信息中心、市教育局教研室联合举办《在线教育微课程资源制作交流会》,邀请台湾朝阳科技大学资管系副教授、博士梁锡卿作为主讲嘉宾,教研室全体教研员、各镇区教育事务指导中心、各直属学校分管领导和网管教师汇聚一堂,共同分享了台湾教育信息化的最新成果。
  在交流会上,梁锡卿首先分析了两岸教育信息化的现状与差异,他认为,台湾的教育信息化虽然起步早,但是步子慢,而内地的教育信息化虽然起步晚,但是普及快。不管怎么样,通过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把教育与技术进行深度融合,不致于让信息化技术成为教师的负担,变“铁甲战士”为“钢铁侠”,让信息化技术成为教师手上应用自如的教学工具,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和教育质量。
  梁锡卿表示,从2012年底到2013年初,在社会就流行一组新名词,“知识碎片”“翻转课堂”“微课”“慕课”等等,一股教育信息化的浪潮席卷全球。其中,微课在两岸教育界迅速流行和普及。其实,“微课”是基于“翻转课堂”的模式下,以8-10分钟的微型课程把某个“知识碎片”或者知识点以视频形式记录下来,供学生自主学习,并组织学生围绕知识点进行互动、交流。但是,目前广大教师普遍遇到的难题是如何制作微课,尤其是习惯于PPT课件制作的教师都面临着新的转型和新的挑战,力求把静态的课件变成动态的课件,实现拉动、收放、转动、翻页都十分自如的目标,让我们的课堂炫起来。
  梁锡卿认为,微课的制作关键是把每间课室都变为制作室,只要具备平板电脑(电视)、多维摄像头和一套制作软件,在任何环境都可以制作微课。其中,软件具有超强功能,基本满足拍摄、录音、剪辑、合成、播放等需求。这样,任何一位教师就不需要科技人员的技术支持,就能够独立完成微课的制作。交流会上,梁锡卿现场演示了台湾第三代教学软件《懿文德》,并就台湾微课推广情况、微课制作工具等问题与在座的听众进行了互动交流。
  市教研室教研员李宇韬表示,本次交流会不仅使我们开阔了视野,了解到教育信息化最新动态和最新成果,同时也提振了我们推进教育信息化的信心,在教育与技术融合中,一方面要树立技术为我所用的意识,一方面鼓励教师大胆尝试和努力探索,把微课与精品课程相结合,把微课建设成为大众化教育平台,达到共建、共用、共享的目的。

撰稿人:王志宁     审核人:黄世勇     供稿单位:市教育局教研室
审核人:IC006    发布人:IC010    制作单位:中山市教育信息中心